余秋雨说过,文化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格。
如果说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格,那么文化底蕴悠远深长的中华民族整体人格之低落,谁之罪乎?五千年过去了,改了什么?如果不是文化根本上存在问题,那么深受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熏陶的华人,怎么失去了自称龙的传人之光环。
鲁迅的<狂人日子>是对假仁假义之士,甚至是对人类,尤其是中国人劣根性的批判,大家都承认自己民族的缺点,要从文化的宣扬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,改善整体人格,我说呀,难以上青天。
我们不能将一切罪过推到清末民初的半封建时期,或者是文化大改革的祸根上,如果优秀的文化能够渗透民间,深入人心,区区数十年的混乱固然不能动摇文化深厚的基础。今天许多中国人迷失了自己,纵使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唯一从未中断的国家,但是抿心自问,还有多少人是对自己的民族感到骄傲的?我们又有什么是值得骄傲的?我们还能比其他民族更优越吗?
日本的文化都是从借鉴其他强大民族的文化,再加上自己的本土色彩而延伸的,我们无法否认部分日本人存有军国主义,不过这民族的人文素养,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。西方世界的文化慢了我们3千年之久,西方人把他们的文化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,无论是古代的亚里斯多德还是近代的沙士比亚,无不在全世界人绽发绚丽的光彩。
所以说,文化在提高民族素养,改善整体人格固然起了一定的作用,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善民族整体的人格,这问题还让许多学者摸索着答案呢!
(文章纯为个人感想,欢迎指教!)
写于金陵四栋
2006-12-29 01:42:05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